放河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几天是客家人祭祀已故亲人,超度亡灵的日子,村中要放河灯。河灯是用上过蜡的红纸剪成荷花、鱼、船等形状,里面按上一根纸捻而做成的,入夜时由僧人带至船上。
僧人先设坛诵经以追荐亡灵、消灾祈福,再烧过祭文,就在河灯里注入灯油,点亮放入江中。在朦胧的月色中,波光鳞鳞的河面上漂浮着盏盏红灯,飘飘悠悠,像神奇的幻境。村民扶老携幼赶来观灯,两岸人潮攒动,热闹非凡。相传这一古老民俗源于南朝,客家先民在迁徙途中将其从中原带到了南方。
扫一扫,关注微信
手机专享优惠,价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