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岸阁位于泾县桃花潭东岸东国古渡的渡口,即汪伦送李白处。阁因李白《赠汪伦》诗中“忽闻岸上踏歌声”之句而得名。
踏歌岸阁为一古时渡口建筑。它的位置正好选择在出阁将上船过渡,入阁即进南阳古镇的正街,进出南阳镇都十分方便的位置。同时,出阁正好面对桃花潭,潭水清冷镜洁,黛蓄涟漪,奇石“象鼻子”伸进潭中,望去诚如大象吸水,潭岸即是仙墩,上筑有“怀仙阁”,在踏歌岸阁的门洞中望去宛若一框十分秀丽的山水画;入阁,级级踏步在顶端露出了前面转弯的街道,街道弯曲的卵石路面,望之引人登高,待拾级完稍前几步,笔直平坦。繁华的南阳镇映入眼帘,一敞一闭、一清秀一繁华、一天然一人工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在踏歌岸阁的一正一反两面,给人以丰富的感受。
踏歌岸阁剖面设计既结合地形,又结合景观,还考虑了适用。它利用前后、宽窄、平陡、长短不同的两段踏步,很巧妙地把高差约3米左右的河面与街面有机地联系起来了。为了观赏桃花潭风景,在阁前设有稍低室内地坪二三级的与沿河路连成一气的平台,使更多的人能在此观景,尤其是五月端午看龙船,这里是披红挂彩的地方,人特别多。迎河立面以实墙为主,适当开设门窗,远看两层高的踏歌岸阁一片白墙是全镇沿河轮廓的制高点,加上阁左水平线条的大夫第及高大挺拔的清朝的白果古树,组成了一幅南阳镇临河入口处的风景画面。近看此立面正中上虚下实,上虚突出“踏歌古岸”横匾,下实河水的波光映在白色的墙上有水中浮过白云之感,十分动人。
临街立面背阴,正中全虚,大片阴影使对面实墙正中的门洞十分显眼,门中河景特别亮,人们从热闹的正街徒步转弯至此,顿觉城尽,前面城外景色清秀,另是一番天地。
此阁屋顶设计也很独特:在中间通道部分,临河一面的屋檐向外伸出八九十厘米,细看像戴着一顶歪帽子,但此出檐与歪斜正便于楼上临窗观景时避雨遮阳,下游部分出沿比上游部分多伸出10厘米,使视线自然转向遮挡较少的上游方向——彩虹岗、钓隐台,这正是设计者的用心之所在临街一头的屋檐向内缩短1米多,使正中通道部分沿口抬高,因此从高处来此的路人并不因自己的位置高、阁的位置低而感觉碰头的压抑。
由于位置的精心选择,平面、立面、剖面和屋面的巧妙安排,使这仅100平方米的小小渡口建筑的空间形象十分丰富。路过此阁,使人感觉新颖:临河一面楼下是一框精致的画,楼上是室内神龛供佛。这一正一反的两层虚实墙面起到了组织4种不同景观的作用。因此,踏歌岸阁的出现为南阳镇增添了不少风采,成了南阳古镇象征性建筑之一。1986年7月,踏歌岸阁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旅游:深圳康辉旅行社
欢迎您前来咨询:
周涵:0755—25944004 、21235574
以上深圳旅游景点介绍及深圳旅游景点图片由深圳市鹏城康辉旅行社整理提供,未经我社同意此深圳旅游景点信息不得转载,转载必须注明此深圳旅游景点介绍及深圳旅游景点图片出自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