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旅行社旗下控股旅行社许可证:L-GD-CJ00026
欢迎咨询
首页 > 景点 > 景点 > 竹筏游九曲溪
景点列表
国内
广州
海南
云南
江西
青海
甘肃
宁夏
陕西
西藏
重庆
江苏
华东
安徽
丽江
马尔代夫
Club Med
沙巴
新加坡
泰国自由行
菲律宾
东北联游
越柬
马来西亚
住房+门票
纯房价
长隆单门票
日本自由行
韩国自由行
出境WIFI套餐
限时特价WIFI
推荐
斐济
四川
苏梅岛
毛里求斯
港澳二天
省内推荐
澳洲自由行
新西兰自由行
国内线产品汇总
西北自驾
川藏自驾
新疆自驾
东北自驾
云南自驾
深圳
云南
黑龙江
辽宁
珠海
四川
山东
贵州
上海
新疆
吉林
广深珠
港澳三天
港澳四天
清远
惠州
阳江
港澳五天
香港
澳门
江门
从化
河源
湛江
台湾
福建
梅州
肇庆
海南
湖南
韶关
北京
河南
天津
云浮
广西
湖北
河北
佛山
山西
内蒙古
中山
东莞
茂名
潮汕
亲子游
包团
旅游专列(中老年人)
国外
美国
埃及
肯尼亚
塞舌尔
南非
毛里求斯
台湾岛
欧洲多国
澳大利亚
邮轮精选汇总
学生游学
成人游学
亲子游学
欧洲二国深度游
欧洲三/四国
南美多国
天堂岛
太阳岛Sun island
美加联游
坦桑尼亚
出境游产品汇总
泰国
俄罗斯
东欧旅游
越南
英国
巴西
北欧冰岛
康杜玛岛
柬埔寨
新马
希腊
新马泰
智利
阿根廷
迪拜
越柬联游
日本
印度尼西亚
缅甸
沙巴文莱
尼泊尔
斯里兰卡
土耳其
菲律宾
印度
加拿大
巴厘岛
新西兰
老挝
古巴
马尔代夫
朝鲜
巴拿马
澳新联游
斐济
韩国
普吉/甲米
以色列
不丹
塞班天宁
毛里求斯
苏梅岛
夏威夷群岛
关岛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西班牙
葡萄牙
荷兰
瑞典
瑞士
爱尔兰
竹筏游九曲溪景点

闽中山水奇秀以武夷山为首,而九曲溪又是武夷山魂之所在。这条发源于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澈清莹,曲折东流至星村镇进入武夷山风景区后,三弯九曲,蜿蜒而下,故名九曲溪。九曲溪流程长约9.5公里,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至武夷宫附近注入崇阳溪。沿溪两岸千峰竞秀,万木争荣,水碧山丹,文章满壁,题刻琳琅,是武夷自然景观的山水画廊,又是人文景观的展厅。古人游九曲溪,是从武夷宫按曲序从一曲至九曲逆流而上。自崇桐公路开通后,游人则是从九曲到一曲顺流而下,从而更加轻快、迅疾。游览九曲溪的水上工具是用8~9根去皮毛竹烤后扎成的竹筏(古时称"箄",当地人叫竹排),有吃水浅、浮力大的特点。竹筏作为游览交通工具在武夷山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九曲溪次序是逆流而数的。
  武夷宫前,睛川一带为一曲。主要景点有:大王峰、幔亭峰、铁饭嶂、大小观音石、铁板嶂、水光石等。
  过铁板嶂右折,从浴香潭北上,为二曲。主要景点有:玉女峰、仙榜岩、翰墨石、仙馆岩、镜台等;
  经雷磕滩,溪水折而向南,形成一人湾环,为三曲。主要景点有:小藏峰、仙游岩、升日峰、车钱岩等;
  由卧龙潭,向北至古锥滩,为四曲。主要景点有:大藏峰、仙钓台、御茶园、小九曲、试剑石、题诗岩、金鸡洞等;
  从题诗岩、小九曲北上至平林渡口,为五曲。诸曲唯五曲地势宽旷。主要景点有:云窝、隐屏峰、接笋峰、武夷精舍、茶洞、隐屏峰等;
  由此经北至老鸦滩为六曲。诸曲唯此曲行程最短。主要景点有:天游峰、晒布岩、仙掌峰、响声岩、苍屏峰等;
  经老鸦滩,至百花庄附近的獭控滩,为七曲。主要景点有:三仰峰、天壶峰、三层峰、北廊岩、琅环岩、城高岩等;
  芙蓉滩东西为八曲。此曲有"水上动物园"之称。主要景点有:水狮石、上、下水龟石、象鼻岩、骆驼峰、猫儿石、海蚧石、青蛙石、鱼磕石、牛轱潭、人面石等;
  从幛岩附近的浅滩至齐云峰下的星村镇,为九曲,主要景点有:齐云峰、白云岩、双狮戏球石等。

大王峰
  大王峰为进入武夷山风景区的第一峰,海拔526.8米,相对高度330米,雄踞九曲溪头,远看像一顶古代帝王的官帽,又是武夷山36峰之首,有王者威仪,故称大王峰。主要景点有会仙观、悟心门、张仙岩、徐仙岩、升真观、投阳洞、天鉴池、云屏山房、投龙洞等。
  幔亭峰
  位于大王峰左,两峰之麓相连,但高度稍逊于大王峰。幔亭峰之顶极平旷,相传为武夷君设幔亭宴款待乡人之处,峰名由此而得。
  石门
  位于顺游九曲溪的一曲将尽之处,是一组肖形的溪石所组成的景观。石门比拟为龙门,鲤鱼石则红鲤,跃跃欲试,希冀飞腾,俗称鲤鱼跳龙门。此为古时乘舟逆游九曲溪初进一曲之处,景物寓意游程吉利,前途发达。石上有题刻:"石门"、"灵源一派"。
  狮子峰
  距离一曲溪南约半公里。状如雄狮扬鬣蹲踞。地势高阜,峰又挺拔,数十里外即见之,俨然是一曲道教名观--冲佑观的镇观之兽。宋学者徐几赋诗赞曰:"举首朝天据洞扉,怪形蹲踞类狻猊。山中弹压无豺虎,留得孤猿半夜啼。"
  铁板嶂
  位于一曲的溪北,峰麓濒临九曲溪,与二曲的玉女峰隔溪相峙,民间传说为铁板鬼幻化为岩嶂,日夜监视玉女与大王,不让他们幽会,故而面目可憎,铁青狰狞。
  儒巾石
  位于铁板嶂之麓,沿溪北岸而特立,形似儒士头戴的方巾,故名。石壁上镌有南宋学者蔡杭(号九峰)的题词"千崖万壑",取意于南朝文字学家顾野王赞美武夷山的词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美哉山河,真人世之希觏也。"
  水光石
  又名晴川石,位于铁板嶂的峰麓稍东,临溪北岸而立,高约数丈,朝晖夕照,时把曲水波光映射于岩石之上,故名。石上勒刻甚多,情趣各异,有题刻景名的"水光"、"九曲溪"、"一曲"等,有赞美景观的"名山大川"、"引人入胜"、"山水奇观"、"万丈丹青"、"渐入佳境";有抒发儒家思想和情趣的"修身为本"、"智动仁静"、"鸢飞鱼跃"、"兴来独往"等;有抗倭名将戚继光游览时勃发的豪兴:"大丈夫既南靖岛蛮,便当北平劲敌,黄冠布袍,再期游此。"水光石的摩崖石刻共30余方,字体多样内涵深广。此处原有水光渡口,为溪南溪北的游客辐凑、荟萃之地。岩石之巅原有溪光亭,现已修葺一新,取名观景台,是拍摄以玉女峰为背景的最佳景点。

玉女峰
  立于二曲的溪南,高数十仞,以挺秀、窈窕见奇。峰壁秀润光洁,宛如玉石雕就,俨然是一位秀丽绝伦的少女。玉女峰是武夷山典型的柱状山之一,峰壁有两条垂直节理,把柱状体分为高度递增的三块削岩,山民把它衍化为比肩俏立的玉女三姐妹。最高一块的顶峰上秀林葱笼,花卉参簇;中间的一块,除了丹壁较红外,通体又呈白垩色;岩体最小的,则与一曲的大王峰隔溪遥对,山民衍化为"大姐爱戴花、二姐爱脂粉,三妹爱大王。"但以整座山来观赏,该峰着实酷肖一位袅袅婷婷、有姝丽之态的玉女,隔断曲水与一曲的大王峰遥遥相对,隔岸两峰就像一双含泪相思的情人。玉女峰素称无径可以攀,但在峰壑半壁却留下先民活动的踪迹。该峰的"大姐"、"二姐"两岩的连体缝隙里还横架着两块虹桥板,民间俗称"鲁班尺"。
  浴香潭
  位于玉女峰麓,是二曲尽处的一泓深潭,碧水清澈,波平如镜,潭中倒映着玉女峰的倩影,恍如玉女临水梳妆。古时潭侧两岸广植檀香树,故又名檀香潭。清代诗人施闰章喜爱其峰影闪烁于溪中,有如玉女濯于清涟而倍加妖娆,遂改名为浴香潭。潭中有二块小石,小石方正如印,称为印石,民间衍为对岸大王赠予玉女的定情之物;另一小石则形状类似梳子,称为香梳石,民间传为玉女晨妆时用以梳理云髻青丝,又传说此为玉女回赠大王的信物。
  翰墨石
  粘附于仙榜岩上的一块天然岩石,它形似墨锭,古人比拟为书写仙榜书文时所用的翰墨,称为翰墨石。仙榜岩、翰墨石与隔溪相望的仙馆岩同为一组蕴含仙人文化内涵的自然景观。翰墨石又酷似一个色彩斑斓的古花瓶,石上生长着两株宋桂,就像插在瓶中的一束鲜花。民间又把这块奇石衍化为虎头,俗称为"老虎戴金花"。 
  妆镜台
  因峰首西顾,形如勒马,俗称勒马岩。又名西来峰。位于玉女峰侧的二曲溪南,横隔武先公路与玉女峰咫尺相近。古人把它比为玉女梳饰的妆台,同时又把它比作玉女隔溪窥视大王的反光镜。面向公路的崖壁上勒有明代石刻"镜台"。循岩而西,地名土地岭,岩壁刻有"西来岩"三字。

小藏峰
  位于三曲的溪南,峰体奇耸,峭壁直削。东侧千寻绝壁上,虹桥板纵横交错地架设于岩隙之间,两具架壑船搁置虹桥板上。北侧半壁的岩洞藏放一具船形棺木,传为十三仙的蜕骨藏放其中。临近的另一个小洞穴则纵横架插虹桥板,板上堆放有一团稻草。此洞又名飞仙台,岩下有学者吴震文的摩崖石刻"架壑船"三字。数千年以前古越族山民即由此峰顶坠船放入半岩的洞穴。此峰又名仙船岩,是武夷山中安放架壑船棺最集中、最多具的场所,所以又有船场岩之称。明代学者郑主忠诗曰:"峰名小藏藏何物,万仞悬崖架两船。只为风波翻不着,故留人世几千年。"
  大藏峰
  位于四曲的东岸。岩体硕大,横亘数百丈,陡峭千仞,洞穴密布。巨岩、幽洞、深潭,堪称三绝,岩壁石刻颇多,如"飞翠流霞"等。大藏峰正是武夷山道教"洞天仙府"中的"大藏经殿"的对应。
  卧龙潭
  位于大藏峰下,九曲溪流经此处,形成一泓深潭,峰趾临潭处有数处石穴。相传古远年代曾有孽龙率九子盘踞此潭作恶多端,后被仙人许旌阳斩杀九龙,一幼龙愿皈依仙家,遂留在潭中护持武夷山,故称卧龙潭。潭水湛蓝,白云倒映,溪声悄然,潭深莫测,玄机蕴藏,另有异趣。宋代名道白玉蟾诗曰:"满天沆瀣起清风,白鹤飞来上翠松。月冷上空吹铁笛,一声唤起玉渊龙。"
  试剑石
  位于九曲溪四曲的溪流之中。溪中耸立的这块坠石,峥嵘突兀,昂顶斜向,形状奇异,从它的顶部直下腰际,有一处明显的劈裂罅隙,传说是控鹤仙人在这里挥舞斩妖剑一试锋刃,大有气吞山河、驱魔镇妖之气势。李纲题诗曰:"炼气为金铸剑成,且将顽石试青萍,光芒郁郁冲牛斗,斩尽妖魔若发硎。"被挥斩的顽石又酷肖一只蟾蜍,它仰首朝天,山民把裂罅处比拟为蟾蜍的大口,称之为"癞虾蟆想吃天鹅肉"。石上有南宋名相留正之子留元纲偕女留子潇纪游的摩崖石刻等数方。
  御茶园遗址
  位于四曲溪南,与五曲接壤,依山傍水,绿畦平展,现为武夷山茶叶研究所的名丛、单丛标本园,立有石碑为记。此处古时为元代皇家御茶园。园外有两棵枫树护卫,秋冬两季满树红叶,山人称之为"照天烛"。御茶园建于元朝大德六年(1302),布局恢宏齐备,前有仁风门,后有拜发殿(又名第一春殿)、清神堂、思敬亭、宴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碧云桥。所有门、殿、堂、亭均取名于茶艺或誉茶之语。园的左右各建一个茶场,制茗之水则取自山泉,引泉入井,覆以龙亭。每年惊蛰之日,县官主持祭神之礼,然后开采茶叶。传说祭神后,隶卒鸣金击鼓,同声喊号"茶发芽!"井水遂满溢而上,故山泉称之为"喊泉",井泉称为呼来泉,井名通仙井。井畔筑一高台,称为喊山台。茶园的构体从明朝中期后即圮废,但井、泉犹在,井仍涌泉,泉水仍清洌可口。遗址上现建有御茶园茶楼。
  更衣台
  位于九曲溪五曲的南岸,又称文峰。临溪而立,巍然一石。岩体灌木丛生,绿竹掩映,登上岩顶,俯览九曲,只见清溪潆洄,竹筏竞流。古人在岩壁题刻曰:"世外沧浪",而环眺武夷诸峰,几乎都能收入眼底。清人郑恭说:"眺奇簇秀,是斯台之胜也。"相传魏王子骞等十三仙沐浴于九曲溪后在此更衣,然后飘然直上毗邻的天柱峰,径直升天而去。元朝文学家刘说道的诗句吟道:"昔闻有群仙,共浴清冷水。直上千仞岗,云霞蔽其体。亦欲蜕垢衣,飘然挹仙袂。"岩上有"更衣台"、"玉皇大天尊"等摩崖石刻。更衣台顶古代有昆石山房,明万历年间武夷山籍士子蓝润彩构建,奉母而居,已废。

天柱峰
  位于更衣台左,峭拔特立,与更衣台比肩骈立,麓似连而微断。传说道士修炼羽化时,先在浙江天台山登记仙籍,然后经天柱峰升天成仙。此峰形似翻转的酒坛,俗称酒坛峰,峰体纵向有一条裂罅,传说李铁拐因未能赶得上幔亭宴,一怒之下,抡起木拐将酒坛砸裂踢翻,酒坛滚到五曲之畔化为峰,故得此俗。
  晚对峰
  原名紫屏峰,因石色凝紫、绿荫如屏而得名。峰岩紧邻天柱峰之西,隔溪与隐屏峰相对。宋朝以来多有历代理学家在此隐居,为儒士荟萃之地。先是南宋名臣、理学家刘珙在峰麓构建仰高堂,寓以"追思孔圣,仰之弥高"之意,岩壁有朱熹题刻《九曲棹歌?五曲》和明人镌刻的"高山仰止"。刘珙学友朱熹继之在隔岸隐屏峰下构建武夷精舍,会友传道,授徒讲学,并筑晚对亭,追思隔岸之刘珙,写有《仰高堂追怀刘共甫》一诗:"面势来空翠,哦诗独好仁。怀人今已矣,谁遣栋梁新。"宋末元初,朱熹再传弟子、理学家熊禾又隐于峰麓建洪源书堂,深寓饮水思源,追念先贤之意,并在此与南宋遗臣谢枋得等论文明节。洪源书堂设有追源堂、传衷堂、朱文公师生祠、熊氏忠孝节义祠。明末,龙溪游镳结庐于此,称半石居,殁即葬于庐侧,今俱废。清乾隆年间,武状元马负书之子为弘扬武夷山理学渊薮,谨遵父嘱在岩壁镌刻其父遗墨"道南理窟"四个大字。此外还有明代隐者陈省题写的"五曲""幼溪津"的摩崖石刻以及后人摹写的朱熹《九曲棹歌?五曲》等岩刻。
  城高岩
  位于七曲之溪南,拔地而起,尖峭峻挺,四面悬崖峭壁,恰似一座巍峨的石城。城高岩原无径可通,清朝崇安籍望族周氏的族长曾于咸丰四年(1854)聚众凿岩为磴,盘旋而上,在岩顶构寨以躲避太平军,为武夷山古崖居胜地之一。从岩麓至居地的石磴共76级,与岩体近乎垂直。石级尽处精心构建一座城门坊,门坊正面匾额为"壁立万仞",背面匾额为"嵩高维岳",取《诗经·大雅》:"嵩高维岳,峻极于天"之意,形容其天险。岩顶有寺庙残墙及僧人的墓地。峰麓的岩壁还有两处僧人圆寂前岩刻遗嘱。
  放生潭
  位于城高岩下,潭深水碧。宋端平元年(1234)端午节,山中道士奉旨设坛祈祷,并选在九曲溪深潭处放养即将进入庖厨的活鱼,放生潭之名遂沿袭至今。
  太姥岩
  在七曲溪南,城高岩之旁。削崖屹立。古山志记载这里曾为皇太姥母子居住之地,因之得名。
  仙迹岩
  该岩是七曲城高岩的背面。岩面有长圆形的深凹两处,山民敷衍为两洼膝痕,并相传仙人在此跪拜皇太姥。辛弃疾诗句云:"地秘岩藏骨,溪灵印膝痕,虚林唯太姥,别席尽曾孙。"故得名。岩麓临溪处有三处小洞穴:一处洞穴酷似长柄汤匙,另有小圆形的两穴,穴内分别有白垩和锈斑,山民称之为米仓、盐仓。合视两穴又酷似金鱼的水泡眼,所以又称之为水泡眼、金鱼石。
  丹炉岩
  位于仙迹岩左,隔溪与云窝景区的铁象岩对峙。此岩是七曲太姥岩的背面,山顶平坦而岩体圆耸,形如丹炉,因而得名。
  响声岩
  位于溪南丹炉岩左,两岩下连上分,濒临溪畔。岩上摩崖石刻琳琅满目,上迄宋代,下至清和民国。其中尤以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摩崖石刻"逝者如斯"最为引人注目。响声岩的佳妙之处在于倾听回声。该岩的东壁与悟岗东西相对,形成一个喇叭形的穹谷。穹谷所对的北岸,群峰环峙壁立,游人的欢声笑语在穹谷和北岸的峰壁之间往返回荡,经久不息。明代隐客陈省在岩壁上留下"空谷传声"的石刻。又因响声岩的岩体浑圆如钵,故又称为钵盂岩。岩顶竹木簇拥,形如钵中装满流光溢彩的翡翠宝石。
  三仰峰
  三仰峰位于七曲溪北,又名老君岩--老子被道教神化为"太上老君"。老君岩为武夷景区最高峰,海拔717.7米,半麓有岩名棋盘石,二者象征道教君主太上老君高踞群仙之首,一览棋局。
  芙蓉滩
  位于笋洲前,八曲与七曲交接之处,溪水潆洄,水光峰影,相映生趣。

双乳峰
  位于八曲的溪北,为一对连麓并立的山峰,形体相似,丰满圆耸,因而得名。从八曲溪畔登岸,回旋蜿蜒约5公里许可抵达这一对山峰之麓。嘉靖三十三年(1554),巡按、监察御史赵孔昭游览此处时因嫌峰名不雅,遂易名为并莲峰 ,并题刻于半壁。摩崖石刻附近有块岩石,扣之如闻鼓声,山民称为石鼓,此峰也因之俗称鼓子峰。摩崖石刻上端数十米之处有一处大洞穴,平放着3块架放船棺的残板,即虹桥板。峰腰还有2处洞穴存放着虹桥板,其中一处似船棺残板。
  上下水龟石
  为上水狮岩麓的溪曲之中的两块坠石。两石重叠堆砌,下面一块形似半露水面的乌龟,浮甲探首欲出水面,俗称上水龟。上面一块则俯首临溪,憨态可掬,俗称下水龟。竹筏急驶而过时再回首观景,只见下水龟长伸颈项,更显饮溪之势,与上水龟的翘首溪面相映成趣。两龟嬉戏之状跃然溪中,"移舟换景"之妙愈加突出,俗称"回头望金龟",为八曲最奇趣的溪中景观。
  象鼻岩
  是武夷山著名的九十九岩之一。位于八曲溪南。它是一块狭长形的岩体,临溪兀立,形似一只巨象饮水于溪畔。近峰之处称为紫崖,清朝僧超朗建有云庵,为佛门修炼之处,已废圮。
  骆驼峰
  位于象鼻岩附近,形似一匹漫步溪畔的双峰骆驼,是近人新立的峰名。
  青蛙石
  位近牛牯潭的溪北岸,形似缺了下巴的青蛙。传说有只蛙精在岸边吞食行人,为非作歹,遂被雷神劈掉下巴,点化为石,以示惩罚
  仙钓台
  位于九曲溪北岸的一块巨石,又名钓鱼台,与三曲的仙游岩相近,尖峭独立,逼临溪畔,隔溪与大藏峰遥相呼应,岩体如翘首东向的艨艟巨船,船头高昂而船身向西斜缓。移舟换景,此岩从另一角度审视揣摸,又像一个老拙的仙翁,戴笠披蓑临溪垂钓,故名仙钓台。
  齐云峰
  齐云峰靠近星村,位于九曲溪起点的西南面,高插霄汉,因以得名。它又象一束燃势炽烈的火炬,因此俗称火焰山(迥异于山北景区的火焰峰)。峰顶古时建有齐云亭,峰腰有齐云庵、圣者庵。静夜时俯瞰峰麓村庄,只见街灯与繁星辉映成趣,人称之天灯,"星村"之名也因而得之。

"
广州康辉国际旅行社网络销售部 版权所有 门店:荔湾中山八泮塘店(泮塘牌坊正对面) 旅行社电话:400-888-3130 包团旅游 - 员工出游 - 团建活动 - 私人定制 负责人:丁暨 质监138-0888-5313
版权说明:本站风景图片大部分自行拍摄,转载请注明来源广州康辉旅游,部分图片来源供应商和网络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南路123号金汇大厦7层(广州康辉总部) 如有涉及侵权图片和字体,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马上删除!保护版权人权利 法律顾问:徐炼律师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753号 旅行社经营许可证号:L-GD-CJ00026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6641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