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咨询
首页 > 旅游指南 > 广东旅游指南
广东福建节日
福建传统节日--除夕

    除夕是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国大部分地方的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夜,旧的一年至此而除,第二天即换为新岁,故称“除夕”,又叫“除夜”、“大年夜”等。福州地区还称除夕为“大节夜”、“做年”、“三十盲脯”(方言,“盲脯”即夜),闽南一带又称“年兜夜”、“廿九暝”(因除夕常是十二月廿九日),莆仙一带则称“做岁”。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日,福建民间极为重视,人们以种种方式寄托着对新一年的希望与祈求,因此形成了特有的习俗。
   
    自十二月二十四祭灶之后,福建民间便进入“年兜”(“兜”即“底”,指巳近年底除夕,在闽西北一带,亦称“年假”)。家家户户除了继续做卫生、洒扫庭院之外,都在忙于置办各种年货,特别是准备节日的食物,宰三牲、舂米粿、蒸年糕、炸油糕,等等。因为有些食品要吃到初三或初五,而其中的米粿、年糕等则要吃到元宵节甚至更长时间,因此一般都准备得很多。旧时,置办年货颇多讲究。在将乐,要先宰鸡而后宰鸭。“鸡”与“吉”谐音,“鸭”则与“押”谐音,有“在押”之嫌,人多厌恶。所以,大人不喜欢小孩乱说“宰鸭”。妇女们给鸡拔毛时,要留三根尾毛,意思是有头有尾。煮鸡时随水温的增高要使鸡头成“之”字形”。头与背连成一线成昂首状,两腿往后伸直,美其名曰:“金鸡报晓”。鸡未全熟就取出放在大盆中,外置一碗鸡血(将乐方言“血”与“发”谐音),供祀神祭祖用。在漳平,凡在这一年中有亲人去世的家庭,丧服在身,自已不能置办年货,必须由姑母、嫁出的姐妹、女儿或者舅父、岳父、媳妇的娘家等姻亲送来年货。这些年货要估价付款,类似于代买,不能白拿,此俗至今还在流行,只不过已经简化为送年糕而已。此外,亲戚之间还互相馈送过年礼物,称“馈岁”。尤其是出嫁的女儿,年关之前得向父母送年礼,俗称“送年”、“分年”。 


    除夕夜之前,必须换春联、年画。春联又称“春贴”、“门贴”、“桃符”。
   
    春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和谐,字词精炼,以行、楷、草、隶、篆各种字体书写于红纸,张贴在门户上。但在莆仙民间,春联却是一截白一截红,称“白额红联”。相传清兵入关南下后滥杀无辜,罹难家属办丧事时,皆在门上贴白色联以吊亡魂。时值年关,清廷为粉饰太平,强令百姓过春节时一律贴上红联。不屈的人们贴红联时尽往低处挪,有意让原来留在门框上的白联露出一小截,以示胸有积怨,心有余哀。后人感此气节,仿而效之,衍成风尚。现在,即使许多新居用油漆在门户上制成永久性春联,但还有不少人家仍然刷上一截白漆联头。在上杭、永定,除了春联之外,又以红黄纸条为门帘纸,挂门榜上,俗谓为吊岳飞之举。在龙岩,门框上也要贴3~7张(一般为单数)红纸条,在家畜、家禽的圈栏上也要贴一张。在诏安,灶上贴“春”字,窗上贴“福”字,猪圈牛栏贴“六畜兴旺”、谷仓贴“五谷丰登”。在永定,得把旧联洗净后,才能再贴新联,以表示除旧布新,一年胜于一年,但只有粮仓门联例外,不能洗刷,一年年层层迭迭地贴上,以示粮食“陈”年有余。在建宁,还得在神座、门上及家用器具上贴“利市钱”(即用红纸凿成外圆内方形似古制钱的纸条,居丧之家用的是蓝色纸)。光泽民间类似此俗,“色笺镂凿钱文,或花草人物,遍贴门庭,谓之‘岁钱’,以著更新华彩之意”(清•乾隆《光泽县志》卷4《舆地•风俗》)。福安、霞浦及长汀一带,则有在屋内各器具,诸如橱、桌、椅、梯、箱、灶等上贴红纸条的习俗。长汀贴这种红纸条叫“封岁”。 


    年画则多是神像及内容为“五谷丰登”、寿翁、寿桃之类表示吉庆的图画。神像则有正神、财神、灶神以及捉鬼的钟馗、持大刀的关公等等。换春联、年画的时间有的在做完卫生之后,有的在除夕的上午、当夜,少数地方在开正后。现在,春联、年画的内容健康多了,意境也高,不过仍有些人家还贴神像。
   
    祭神明、祀祖先是除夕的一个重要仪式,各地都有此俗,时间在多吃年夜饭之前,但也有的在下午,有的在傍晚。福州地区旧俗,这一仪式分三个部分:一是祭祀天地神明,地点在屋内厅堂上,供桌摆着各种供品,伴以花,香、烛,并烧冥镪,祭毕,鸣鞭炮退神。供一般家神则在各适当处,如土地神(也称“地主”),地点在大厅后部的地上。二是祀祖先,供品摆在“公婆龛”前的长案上,焚香点烛烧纸钱,祭后同样燃放鞭炮。三是祭“下界爷”(即所谓野鬼与无主孤魂),供品列于木板或桌面(桌面与桌脚可拆开的那种),然后放在住宅门口的地上。前二者供品相同,牲醴之外,应有年糕(俗称“糖粿”)、饭饼(俗称“斋”)。而供“下界爷”的则简单的多,香、烛、纸钱摆设也不过做个形式,且不放鞭炮,以示“下界爷”身份低下,不能与天地神明及祖先同等对待。在漳平,净扫厅堂后,于祖先神位或遗像前摆八仙桌,挂上锦绣斑烂的“桌裙”,摆上三牲、年糕、米粿、果品、茶、酒等供品。厅口同样摆设一套供品奉敬天公,俗称“江样”。然后点烛、焚香、烧纸、放鞭炮。祭祀由家长主持,率家中各人向祖宗和三跪九叩礼,祈福禳灾,祝愿来年幸福。
福建文化 

    祭祀神明祖先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在厦门,“祭祖先和神曰‘辞岁’”(民国《厦门市志》卷2《礼俗志》);在建阳,“牲肴祀祖考诸神,通名之曰‘分佛年’”(民国《建阳县志》卷8《礼俗》);在南平,“岁除,民间祀先谓‘还年’”(清•嘉庆《南平县志》卷8《风俗》);在建宁,“除夕下午送烛至先人墓,云‘照岁’,晚设盛馔祀先祖辞岁”(民国《建宁县志》卷5《风俗》);在政和,“备香烛酒肴纸爆,往各神庙及祖先塚墓祭飨,谓之‘分岁’”(民国《政和县志》卷20《礼俗》)。
   
    祀神祭祖之后,全家团聚夜宴,称“合家欢”,俗称“吃年夜饭”、“围炉”。这餐团圆家宴有不少规矩。首先是座位安排,尊位是辈份大的长者坐。在将乐,祖父坐左边尊位,祖母则坐右边尊位。在闽南一带,家中成员如果因故未能赶回过年的,应在一张空椅上放件他的衣服,并在桌子上摆一副餐具,意思是家中尚有一位成员,并期待他明年回家团聚。在尤溪,因故未回的家人在餐桌上也应有他的位置(但不放衣服),而且还要给已下聘但未过门的媳妇、以及怀胎但未出世的孩子留座位、放餐具,以示团圆。其次是放置炉子。有的是用烧着炭火的小烘炉放在桌下(在诏安一带,炉外围一圈绑着红纸或红头绳的新竹箍),有的用暖锅(火锅,现在很多人家用“电火锅”,近几年城市时兴“卡式炉”)放在桌上,全家人围着取暖热菜温酒,因此得名“围炉”。再此便是菜肴,不但丰盛,而且富于吉利之意。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韭菜的韭与“久”谐音,寓意“天长地久”;肉与“禄”谐音,那是要发财的,因此,这些菜肴不能缺少。一盘排成层翅状的白切鸡,包含着“食鸡起家,展翅高飞”的意思。吃菜头,后有“好彩头”。民间许多俗语与除夕家宴菜谱有关,如“年夜吃蚝兜,好人来相交”,“吃猪脚芋头,来年有奔头”,等等。闽南一带,蚶是少不了的,吃完之后把蚶壳留在碗里,待“围炉”后,分放在各人房间门后,蚶壳取义于古老的贝壳钱币,象征过年钱财宽绰。最后一道菜是甜的,如花生汤、菠萝汤或糖芋泥,寓意往后的日子一甜到底。
   
    旧时福州有这样的习俗,当年夜家宴进行过半时,大人用纸悄悄在马桶盖上方做一个擦的动作,然后再擦小孩们的嘴巴,并说“擦嘴擦屁股”。意思是怕小孩不懂事,在新年里说不吉利的话犯忌,坏了一年的运气,先把小孩嘴巴当屁股,万一说了不吉利便无异于放屁,自不碍事。闽南、宁德、将乐等地亦有此俗。现已不见流行。
   
    围炉之后,家中长辈便给未成年的晚辈分发“红包”,俗称“压岁钱”。福州俗例是长辈夫妇都健在,给的“红包”为两包,如只有一方健在,则给一包,但二者的钱额应是双数,表示好事成双。现在,给小孩“压岁钱”不但还流行,而且数额越来越大,城市里的小孩,过年可得“压岁钱”几百元、上千元的并不罕见。在沙县,旧时还以彩绳串制钱,编成龙形,放在床脚或蚊帐上,也叫“压岁钱”。罗源,过年除了用红纸条环箍用具外,还以纸箔贴家具上,也为“压岁钱”,寓意“件件披红,事事增财”。前文所述建宁的“利市钱”及光泽的“岁线”,也包含这一意思。
   
    煮“岁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之一,俗称“隔年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事先煮好,与“围炉”的菜肴一道摆上,但只是象征性地吃一点,或者根本没有吃,留到初一再吃。另一种“岁饭”只煮不吃,大多在“围炉”之后才煮,但必须在午夜十二点之前煮好,到初一吃才算隔年。煮的时候,主妇们用“升”(福州地区方言称“管”)量十二下,寓意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粮吃。二者做法虽有些不同,但意思一样,都取“有吃有剩,年年有余”的吉利。福州的“隔年饭”很讲究,用木制的“岁饭甑”装盛,周围插上新的红筷十双,围红纸,扎红绳,并插大蒜、绿榕树枝,树枝上缀红花及“孩儿”,还撒上红枣、花生、瓜子、榛子、桂元干等“五子”,摆放在厅堂案头,直至开假。现在,煮“隔年饭”在一些农村还流行,但城市多无此俗。 


    年夜饭之后,旧时还有不少习俗,如“火爆”、“烧火盆”、跳“火囤”、留火种、钉钉子,等等。
   
    “火爆”实际为烧木柴、竹竿。据乾隆版《光泽县志•舆地•风俗》(卷4)载:“火爆,《该问录》云:‘李岐邻叟家为山魈所崇,岐令除夕聚竹数十竿,于庭焚之,使爆烈有声。至晚寂然安妥。’后人以纸襄火药为爆,其遗意也。”“火爆”在福州称“烧火炮”,不过烧的是细木条,当火焰上升时,再撒些食盐于其上,以发出轻微的爆声。在寿宁,沿街各烧柴竹,叫“烧角”。在建宁,是以条木、破器具,聚杂新柴焚于门前,称为“火盆”。但是,光泽的“烧火盆”则不同,设一围炉于中庭,烧上炭火,并撒盐、茶等物,使其有微爆之声,室中既暖又香。这一习俗目的均在于避秽驱邪,以祓除不祥。现已无此俗。
   
    闽南民间,除夕夜盛行跳“火囤”。先由长者点着厅堂的大红烛,上香之后,便把过年时作卫生的工具(用稻草、蔗叶扎成)放在门口,堆上一些干番薯藤,再盖上一种燃烧时会发响的野生棘刺(俗称“火囤刺”),然后在鞭炮声中点燃“火囤”。随着火焰的升腾,人们念着:“烧火囤,火拉轮;公担金,婆担银”等吉语。孩子们则跳着穿越火囤堆,边跳边喊着吉利话。人们还不时往火堆中撒食盐,使之响声不断。这样,持续到火囤快熄灭时,长者把供奉的“灯猴”(即竹制的灯架)用火钳托出,伸到火囤堆里烧。随后,把烧着的“灯猴”残骸托进厅堂,放在小风炉里,口中念着:“灯猴入厝埭埭(即代代)富”。小孩们则跳着回屋。妇女把火囤堆余烬装到新的“火烘”中,叫“加火”。“除夕加火”,祝愿发家致富。这一习俗至今仍然流行。 


    莆仙一带也有类似的习俗。在莆田,孩子们围着燃烧的火堆放鞭炮,胆大的孩子则跳火堆,跳过火堆的次数越多,据说来年的运气越好。然后,主妇用火钳从火堆里捡个还在燃烧的大些的木柴,夹进门来,同时口里轻轻地作呼唤猪羊鸡鸭之声。小孩子们便争着大呼:“好啊,好啊,招财进宝。”主妇把燃着的木柴放进灶里,与孩子们一道叫好。此俗称为“夹火母”。在仙游,人们把火堆的余烬拿回家中,叫“燃火环”,表示来年更火红。
   
    留火种即把除夕夜的火留到初一,在霞浦叫“捂年猪”。早在年前,人们到山上砍“生木香”。这种木头有香味。除夕夜待煮完东西后,将“生木香”放到灶里烧,待烧到近一半时盖上炭灰捂着,初一早只需拨开炭灰便可起火,而且满屋飘香,寓新年香旺之意。留火种在福清俗称“煨火母”,在安溪称“台火母”,烧的虽不是香木,但方法一样。
   
    在霞浦,除夕要钉新的钉子,虽是用来挂东西,但添钉与“添丁”谐音,寓家中人丁兴旺之意。长乐也有此俗,吃过年夜饭各家在每个房间钉上二根用红纸圈着的竹钉,也是表示“添丁”。在连城,从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称“入年卦”,直到正月初五“出年卦”。从“入年卦”的第二天至除夕前是不能钉钉(连城方言叫“除丁”),“钉”与“丁”同音,“丁”是“人丁”,“除丁”是不吉利的。现在,添丁也罢,“除丁”也罢,人们都不大理会了,因而此俗已不多见。 

    除上述之外,主妇们还要备好初一的食品,该切的菜也应切好。男人则要给水缸装满水,添足灯油,并且,人人要沐浴,一切干干净净。
   
    除夕的最后活动便是守岁,达旦不寐,守岁的多是子女。据说除夕达旦不眠,可增高堂寿算。还有一种说法是,守岁是为了尽早地迎接新年,越早越吉利,因此干脆不睡而等着。守岁之前,还得鸣炮封门。不过,在莆田一带,封门炮是在“围炉”时燃放的。守岁之俗很普遍,因此家家户户灯光通明,彻夜不熄,洋溢着祥和吉庆的气氛。现在仍然流行守岁,家人围坐一起,谈天,嗑瓜子,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等待着新年钟声敲响。
   
    除夕夜原本是全家团聚,欢欢喜喜迎接新年的时候。但在旧社会有不少穷人此时却要避债。旧俗凡一年中欠下的债务,除夕夜前应还清。如果债主在除夕前讨不完债务,正月初是不能去要的。所以,除夕之夜许多债主提着灯笼上负债人家中索讨。无法偿还的负债人无奈东逃西藏,全家则不能团圆过年,到子夜后才敢悄悄回家。在闽西北一带,把避债称为“做皇帝”,寓意“孤家寡人”。福州、莆田及闽南一带,则有“避债戏”。这种戏从除夕演到初一凌晨,看戏的多是无法还债的负债人。债主是不敢到台下索债,否则会引起公愤,群起围攻。“避债戏”这一习俗还从闽南流传到台湾。

广州康辉国际旅行社网络销售部 版权所有 旅游许可证:L-GD-CJ00026 经营范围:出境游、国内游、入境游、公司会议、企业包团
广州服务热线:400-888-3130 部门负责人:丁暨(138-0888-5313) 质检部83653510 旅游局86666666 粤ICP备11084738号
公司地址:广州市沿江中路313号康富来国际大厦5楼全层网络部
Copyright © 2007 - 2016 Thyo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