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大剧院简介 - Teatro Colon
阿根廷--科隆大剧院(又叫哥伦布大剧院),著名剧院。其绝妙的音响效果,更完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七月九日大街广场上,是座典型的文艺复兴式的庞然大物。大理石走廊里有无数根圆柱如一尊尊雕像,有耀眼的金箔。多拉多沙龙更如鹤立鸡群。满屋黄金饰镀,那一排排晶莹透亮的棱形吊灯,把屋子映照得一片辉煌。巨大的礼堂,四壁金光灿灿,脚下铺着红色天鹅绒地毯,透出一派奢华。在2500个观众席外,还能容纳1000个站着的观众。单是正厅前排就有632个座位,座位之间宽敞舒适。
科隆大剧院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闹市中心,也是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七月九日大街广场上的著名剧院,更是座典型的文艺复兴式的庞然大物,仅次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米兰拉斯卡拉剧院的世界第三大歌剧院。
科隆大剧院在街头浓密的月桂树的掩映下,既显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又具有德国建筑宏伟坚固和法国建筑装饰优美的特征。这座南美的著名大剧院,实际上还是一座丰富的戏剧博物馆。在剧院的靴鞋收藏室里,陈放着4.2万双不同时代、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职业和身份的人穿的各种款式的靴鞋。从罗马皇帝穿的华丽皮靴、公主纤足穿的水晶鞋、贵族夫人和小姐穿的软底鞋一直到猎人穿的兽皮靴和山民穿的木鞋,琳琅满目。这里还收藏有一双色彩绚丽的中国古代的靴子,那是1956年中国京剧团访问阿根廷时,扮演“美猴王”的著名京剧演员李少春穿过的“齐天大圣”的靴子。

科隆大剧院的附属机构
科隆大剧院的附属机构很多,简直像一座小型的音乐城。有音乐学校、舞蹈学校、舞美设计学校,以及图书馆、档案馆、声乐艺术博物馆、古乐器博物馆等等。剧院庞大的地下室中,有各种专门的服务性设施,像为戏剧、舞蹈演出而设的服装厂、制鞋厂等等,设备一应具全,整座剧院拥有的职工,在1400人左右。剧院于1889 年始建,由名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塔布里尼设计,1908 年建成。
科隆大剧院科隆大剧院在街头浓密的月桂树的掩映下,既显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又具有德国建筑宏伟坚固和法国建筑装饰优美的特征。剧场大厅呈马蹄形,面积7050 平方米,并围绕着7 层包厢,拥有观众座位3200 个。厅内设有世界最大的舞台,长35.25 米,深34.5 米。红色的天鹅绒帷幕绣满了典雅的图案。大厅的穹顶还装饰着阿根廷著名画家乌尔·索尔迪画的51 幅音乐舞蹈题材的绘画。世界第一流的剧团、芭蕾舞团以及著名的歌唱家、钢琴家、芭蕾舞大师和歌剧明星,都把能到这座艺术之宫来演出引以为荣。在靠近天花板的墙上,题满了曾在这里演出过的各国著名乐队和世界名剧的名称。剧场内还有观众休息厅、艺术家休息厅、会议厅、宴会厅、排练场、练功室和交响乐团演奏厅等。每个厅里都有著名音乐家、作曲家、乐队指挥的塑像,走廊上则悬挂着令人目不暇接的名剧剧照、名画和其它艺术品。

科隆大剧院-结构
内部结构剧院的大理石走廊里有无数根圆柱如一尊尊雕像,有耀眼的金箔。多拉多沙龙更如鹤立鸡群。满屋黄金饰镀,那一排排晶莹透亮的棱形吊灯,把屋子映照得一片辉煌。巨大的礼堂,四壁金光灿灿,脚下铺着红色天鹅绒地毯,透出一派奢华。在2500个观众席外,还能容纳1000个站着的观众。单是正厅前排就有632个座位,座位之间宽敞舒适。这栋建物有意大利也有法国式,它在夏天不演出,但供人参观,有固定开放,内部又是个富丽堂皇,可容4200观众,不同楼层不同票价,这个马蹄形的剧场面积7000m2,舞台宽35.25m,深34.5m,是世界最大的舞台。 入口的正门,有高大的前廊,廊柱,门槛,墙面,台阶,扶栏,全部是雕刻精美的大理石。剧场大厅呈马蹄形,面积7050 平方米,并围绕着7 层包厢,拥有观众座位3200 个。厅内设有世界最大的舞台,长35.25 米,深34.5 米。红色的天鹅绒帷幕绣满了典雅的图案。大厅的穹顶还装饰着阿根廷著名画家乌尔·索尔迪画的51 幅音乐舞蹈题材的绘画。世界第一流的剧团、芭蕾舞团以及著名的歌唱家、钢琴家、芭蕾舞大师和歌剧明星,都把能到这座艺术之宫来演出引以为荣。在靠近天花板的墙上,题满了曾在这里演出过的各国著名乐队和世界名剧的名称。剧场内还有观众休息厅、艺术家休息厅、会议厅、宴会厅、排练场、练功室和交响乐团演奏厅等。每个厅里都有著名音乐家、作曲家、乐队指挥的塑像,走廊上则悬挂着令人目不暇接的名剧剧照、名画和其它艺术品。

科隆大剧院-设计
剧院于1889 年始建,由名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塔布里尼设计,1908 年建成。19世纪末,随着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到处都在建造剧场,这种形势,激发了著名建筑设计师佛朗西斯科•塔布里尼建造一座大剧院的创作灵感。他的设想是要使这座大剧院超凡脱俗,让世界上所有的剧院都黯然失色。不幸的是,剧院1889年动工,这位雄心勃勃的建筑师1892年便离开了人世。此后由维克多•米诺和朱丽奥•多尔莫继承了他的事业。1908年5月25日科隆大剧院终于落成。米诺本人是这样评价这座大剧院的: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为基调,在其法国式的建筑中,加入了雍容、华丽、多样以及一种异乎寻常的超凡脱俗,此外,还兼有德国式的坚固。科隆剧院是按照19世纪巴黎歌剧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欧洲大剧院的传统建筑形式设计的,具有浓郁的欧洲古典剧院风格。既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建筑风格,又有德国建筑的宏伟坚固和法国建筑优美大方的特点。剧场呈马蹄形,周围有三层包厢、四层楼座,设有总统和市长专人包厢。剧场内的主调颜色是大红和金黄。乐池可容120人并可由升降机抬高到舞台水平,供大型交响乐或交响合唱队演出使用。舞台长35?25米,宽34?5米。1931年安装了转动舞台,便于更换舞台背景。世界很多著名艺术家和艺术团体都曾来此登台演出,在剧院的大廊厅"金厅"还时常举行艺术报告会和小型音乐会。